0551-62756988 / 62756999

学院概况

news

信息公开

合肥科技职业学院2023年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10-26 14:27:06 浏览次数:

——在合肥科技职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3年3月)


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合肥科技职业学院教职工大会。大会的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系列讲话精神,提质增效、蓄势赋能,以“双高”建设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贡献!

下面,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代表和其他参会人员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  2022年度的主要工作

2022年,在董事长的坚强领导下,在党政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应对挑战中主动作为,在爬坡过坎中砥砺前行,各项事业稳步推进,重点工作卓有成效,继续保持快速、健康、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学院党委持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始终做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研讨活动,通过“三会一课”等形式,原原本本学习、逐字逐句研读,引导广大师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更加坚定不移地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

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阵地管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进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三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通过课堂教学管理,规范课程设置,严格课程开设、强化校园网络阵地管理,打造绿色网络空间,严格管理各类研讨会、报告会、讲座、论坛和学生社团管理、扎实做好校园防范宗教传播与渗透,多措并举,构筑意识形态工作坚强阵地。

四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精心组织,圆完成学院党委换届工作。以创建星级党支部为抓手,夯实党建工作基础,遴选出一个五星级党支部、三个四星级党支部,取得了同类院校的最好成绩,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

五是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管理责任事故,未发生一起校园霸凌欺凌案件,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得到全面压降,“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无诈校园”建设逐步实现。

二、深化教育改革,汇聚发展动力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引领专业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先后获批了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教融合机制进一步健全。

二是扎实推进专业及课程建设。学院立项建设了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3个,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专业2个,立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7门,校级金课立项建设30门,截止目前,省级以上优质专业6个,院级重点专业11个,省级精品课程24门,校级优质课程(含金课)53门。进一步打造专业特色,提升课程质量。

三是完善三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代考,推进职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全年组织参加省级职业技能大赛25项,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4项,年内其他各类比赛获奖254项,其中,获全国性赛项奖12项,获奖层次和数量稳居同类院校首位。

四是持续提升教科研水平。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全年获批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41项,再创历史新高。教师申请专利22项,发表各类科研论文66篇,其中1篇一类论文被EI期刊收录。教学与科研的稳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三、坚持五育并举,学生素质教育日益增强

学院着力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改革,凝练育人特色。

一是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功组织了军事训练、文化艺术节、歌咏比赛等多项活动、举办了“消防安全”“法制教育”等多场专题讲座,广泛开展学生素质养成教育,重点围绕“懂得感恩、注重礼貌、热爱劳动、勤于学习、建立自信”的素质教育内容,开展系列的实践育人活动,素质教育取得明显实效。

二是强化学生团体建设。围绕科技、文化、艺术以及公益服务等方面,开展了“青年大学习”“抗疫停课不停学”“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荣获合肥市大中专院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优秀团队奖、优秀调研报告奖,被评为合肥市唯一一所民办高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组织单位。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了心理健康普查、开展心理健康适应性讲座、日常心理咨询辅导等活动,编制了防疫心理健康指南、开通线上咨询服务,有效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四是规范做好资助工作。发挥资助育人的效应,制定完善“奖、助、贷、补、勤”资助体系,全年评选出奖助学金3039人次,金额总计1080.6余万元。做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四、坚持双轮驱动,质量与规模均衡发展

一是全日制生源质量及数量大幅提高。在全院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共报到新生4255人,实现历史最高、最好水平。录取率、报到率、分数线持续位列同类高校前列,进一步巩固了招生工作在全省的影响力,成为学院综合办学实力最直观的表现。

二是成人教育稳步发展。录取新生3248人,同比增长12%,在籍学生人数达8589人。在籍学生规模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列。为实现“双万大学”的规模定位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自考助学进一步增长。新生报名人数1821人,同比增长15%,课程综合通过率 83 %,位列全省第9名。自考助学逐渐成为学生提升学历层次的主通道,在提学风、促教风、正校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规模与服务水平,在全省学习中心实现领先。

五、坚持服务地方,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一是对标产业布局和发展态势,优化专业结构。新增护理、酒店管理与数据化运营、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等人才紧缺的新专业,重点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服务我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2022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6.1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组织参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暨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互联网+”大赛,共获三银三铜的优秀成绩,学院2020级数字媒体技术4班施林同学,代表安徽入选教育部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毕业生参加创业人数达147人,创业率4.65%,达到历年最高水平。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企业满意度、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率、创业率等考核指标均保持同类院校中较高水平,成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最直观的体现。

六、增强基础建设,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一是进一步加大基础建设。三期工程按期交付,高标准建设学术交流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为进入紫蓬山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二是持续推进升级改造。实施体育场更新改造、看台建设,南辅楼及行政楼大厅改造。加大对教育教学,特别是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全年完成电商直播实训中心、轨道实训室、音乐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及多媒体教室等专项建设。完成二楼食堂改造,后勤餐饮服务及管理进行了升级。

三是深入推进美化、亮化工程。生活场所不断丰富,师生满意度不断提高,整体环境与形象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七、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实现新突破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贯彻落实“2021-2023师资队伍规划” 的建设目标,全力保障学院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一是进一步提升人才招聘质量。全年招聘(引进)教职工64人次,其中党员占40%、研究生占47.5%、“双师素质”占70%,参与教科研项目和指导技能比赛分别占25%、35%,有力保障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是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积极开展教学技能、实践素质等培训学习,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显著提升,在全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及长三角民办高校联盟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学院教师获奖8项,在同类院校中名列首位。

三是进一步完善职评评审标准。职评通过总人数、高级职称人数等指标均创新高,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四是落实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开展思政研学、表彰“师德师风标兵”等活动,对标“四有好老师”,进一步树立了标杆,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素养。

八、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一是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组建合肥科技职业学院第三届学术委员会,推进学术委员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学术道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出台了学校以章程为基本法的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总体方案。完善修订了教育教学、行政服务、人事薪酬等制度。进一步实现学院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操作程序化、标准精细化。

三是强化内部控制,加强预算管理,聚焦于学院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从严管理一般性支出和酌量性支出,节约型院校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是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学院围绕教学中心、进一步创新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效能。            

九、筑牢疫情防线,维护校园安全   

面对突如其来新冠疫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同舟共济、心手相牵,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夺取了抗疫的全面胜利。

回顾三年来的防控工作,在董事长和党政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师生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以科学化的防控措施,维护了师生的生命健康。学院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实效,显性的工作成果,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校园成为当时最安心的一方净土。

特别是在2022年,学院周边疫情多点散发,广大师生积极响应号召,视疫情为命令,视防控为己任,在危急时刻下大家主动请战,逆行而上,驻守校园。教学部门立即启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教学秩序有条不紊。行政部门精准防控,全面保障,特别是学工系统、安保总务等相关部门夜以继日,战斗在一线,坚守在前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防疫期间在校师生7000多人无一人被感染,无一起因疫情产生的舆情事故,校园生活平稳有序、健康和谐,受到省厅和属地的高度评价。

每一个重大的事项都是对团队素质的历练,每一次重大的危机都是对治理能力的检验。在防控工作中涌现出无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以及现象背后的精神内涵,是学院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

回望2022年,是国家发展的“政治大年”、学校改革“深化之年”、重大任务“攻坚之年”,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突出的工作绩效,交出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同志们,过去一年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董事长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团队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第二部分  2023年工作思路和主要工作

2023年是学院“十四五”规划推进落实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在省教育厅和董事长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在党委和行政团队的带领下,贯彻董事长的治学理念,将“三度”作为学院发展终极目标,推进“三教”体系建设,深入落实第二届党员大会会议精神,强化党建引领保障,提升教育生态内涵,加快完善育人体系,着力打造人才队伍,显著提升办学条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点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政治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要持续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类培训首要内容,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穿、有机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办学治校各环节、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统筹抓好传达学习、宣传宣讲、研究阐释、落地落实工作。

二要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基础、提质量、创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星级支部”建设全覆盖。

三要完善党建工作体系。进一步落实党内联系制度、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流程机制,强化阵地管理。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正面引领,选树先进典型,进一步提升师德师风水平,塑造优良的教风。

四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的教育方针、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学校的贯彻落实。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

二、深化教育改革,激发发展新动能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守“地方性、技能型、高水平”的办学定位,构建以“思想政治、技能教育、素质培养”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要重点开展专业建设调整。进一步聚焦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跟踪区域经济需求,取消相近、低需求、边缘性专业。

二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持续落实打造“金课”、淘汰“水课”计划。进一步落实“三教”改革,秉持“信息化、互动式、展示性”的课堂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三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岗课赛证、信息技术、就业指导等要素,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形成具有科院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四要推进专业差异化发展。根据各系学生、专业、发展的不同,在各系部开展特色发展的研讨和交流,梳理各专业的特点、优势和特长,推进各系部差异化、有特色的发展。

五要持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实施“项目驱动”战略,加大对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质量工程”等教科研项目。

三、推进‘双高计划’,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要将“双高计划”建设列为年度首要任务。在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的基础上,组织专班,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学院安徽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以高水平高职学校为目标,争取本年度获批1个全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二要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对标职业技能竞赛标准和要求,提级扩面,提质进档,在省级一等奖上形成突破。

三要推进校企融合。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与比亚迪、蔚来等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定向培养。鼓励各系部围绕专业方向和服务面向,探索融合、融汇的新方式,形成开放性办学格局。

四要加强关键领域和关键指标的攻关,实施高峰计划。发展战略再聚焦,资源再聚集,人才再聚中,力争在教学成果、学生技能竞赛、教师教学能力、专利和技术成果转化、重点专业等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四、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高质量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用好《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推动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二要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红色文化,深入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打造科院文化育人品牌,夯实文明校园根基。

三要深入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围绕“懂得感恩、注重礼貌、热爱劳动、勤于学习、建立自信”的培养目标,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四要推动综合服务管理改革。启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校内资助育人体系,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五、提高保障能力,夯实教育发展基础工作

一是遵循“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的整体要求。采取整体施工,分批投入的原则,确保23年9月完成两幢宿舍建设,并投入使用,其他项目在年度前完成,进一步扩大学生住宿空间,改善教职工住宿条件。提前规划五期工程建设,以构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服务完备的教学生活条件。

二要持续推进各重点实训室建设。有计划、分批次建设“双高计划”项目、新能源汽车等专业实训室,优先建设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项目,对现有部分实训室实施更新升级。

三要推进学生活动场所建设。重点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将整合现有资源,建设大学生党员服务中心、悦书房、校医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等设施,成为学院思政、党建、文化生活的新载体、新平台。

四要持续推进建设平安校园。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压实国家安全、网络和信息安全、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消防安全、校园综合治理等工作责任。坚守安全底线,确保全年安全稳定无任何责任事故。

五是持续开展校园美化、净化、亮化项目。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打造富有活力的数字化、智能化现代校园。

六要实施品牌建设。全力营造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用好“两微一端”,讲好科院故事,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美誉度,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六、坚守规模定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要巩固“双万大学”的规模定位,确保分数线、录取率、报到率等项指标保持同类领先,招生总量位居全省前列。稳定成人学历教育增速,规模保持全省前列。提高自学助考覆盖面,提升课程通过率,其规模与服务水平,在全省学习中心实现领先。

二要拓展办学格局。探索专本联合培养,集团化办学的新路径,丰富办学项目,提升办学层次,开展专业学院和中专分院建设,布点中职院校。以支撑两步走战略的实施。

三要保障高质量充分就业。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百分之百就业。初次就业率、留皖率、就业满意度等考核指均保持全省较好水平。拓展就业渠道,逐步提高升学比重。适度扩大专升本规模,力争完成12%的升学率。探索“预备本科班”等项目试点,畅通毕业生入伍绿色通道。

七、坚持引培并举,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要拓宽用人渠道。坚持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2021-202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加大高水平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引进力度,在资金、政策、制度等方面给予保障,形成虹吸效应。

二要加强培训建设。强化五年一轮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完善《继续教育学时规定(暂行)》,推进 “公需课”和“专业课”继续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进一步强化教师企业实践能力塑造,持续提升教师能力水平。

三要推进专家工作室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实施对年轻教师的帮扶工程。

八、推进依法治校,健全现代大学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一要坚持依法治校。完善制度、优化流程,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申报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实施重大项目全过程管理。推行“项目责任书”管理办法,大事列清单、办事有依据、定期问进展,提高制度和决策执行力。

要深化后勤管理服务改革。持续推进食堂、宿舍、教室、校园环境改造,增强后勤活力与保障能力。

三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师生切身利益,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价值收益分配机制,完善薪酬福利体系,提升教职工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要加强外联工作。创造有利事业发展外部环境。

五要继续节约型院校建设。减少酌量性支出,科学统筹资金,有效服务学院事业发展和各项基础性建设。

 

同志们,我们深知,学院目前的发展,离董事长的期望,广大教职工的期盼还有差距,这些不足与差距,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追赶的目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质增效、蓄势赋能,奋力谱写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不懈奋斗!为争创一流学院、美好科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