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专业是农业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管理与生态学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以“科技赋能农业”为核心理念,聚焦农业全产业链的技术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包括:
技术维度:涵盖传统种植养殖技术(如作物栽培、动物疫病防控)、智慧农业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农业机械自动化、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
产业维度:涉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链条,以及农业生态保护、农村资源管理等。
社会维度: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粮食安全”战略,培养既能扎根基层(如合作社、家庭农场),又能服务农业企业(如生鲜电商、农业科技园区)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实践性强,注重“产学研结合”,学生需掌握“理论+技术+管理”综合能力,适应农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型需求。
发展目标:
本专业以“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为培养核心,具体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掌握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土壤肥料与水肥管理、农业机械原理、农产品加工工艺等基础知识;熟悉农业政策法规、农业经济管理理论。
技能目标:能操作农业无人机、智能灌溉设备;具备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能力;掌握农产品质量检测(如农残、重金属检测)技术;能运用Excel、SPSS等工具分析农业生产数据。
素质目标:具备吃苦耐劳精神(农业一线工作环境艰苦)、创新意识(如设计低成本农业技术方案)、团队协作能力(如参与农业合作社项目)。
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
(1)基础课程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学习作物光合作用、水分代谢等生理过程,为栽培技术提供理论支撑(案例:分析小麦灌浆期缺水对产量的影响)。
农业微生物学:掌握有益微生物(如根瘤菌固氮)在土壤改良中的作用,应用于有机肥生产(实验课:制作堆肥并检测微生物活性)。
农业生态学:研究农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指导生态种植模式设计(如稻鱼共生系统)。
(2)核心课程
作物栽培技术:涵盖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经济作物(蔬菜、果树)的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等全周期技术(实训:大棚番茄种植,从播种到采收全程操作)。
设施农业技术:学习温室设计与环境调控(如遮阳网、湿帘风机系统)、无土栽培(水培、基质培)技术(案例:设计一个年产10万株草莓的智能温室方案)。
农业机械与装备:掌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以及植保无人机、自动播种机的维护(实训:模拟无人机植保航线规划)。
智慧农业技术:学习物联网传感器(温湿度、光照)部署、农业大数据平台使用(案例: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温室通风设备)。
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包括果蔬保鲜(气调包装)、肉类腌制(火腿生产工艺)、农产品电商运营(开设抖音店铺实操)。